往期精选
罗浮校长日书千字文90——学做道德人
罗浮山的行为目标
一、学做道德人
《道德经》里最让人感慨的是“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如果用一句话回答道德教育的根本目标,可不可以选择《道德经》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来总括呢?
曾仕强老师给出答案:老子认为上德就是我无心,我顺着自然的样子去做,不在乎是有德还是没有德,只是重视过程,而不重结果,因为结果是变来变去的。老子要我们顺应自然,凭良心,不执著于德,不总把德放在心上,这样的人才叫做有德。
有德无德在于是否遵循自然的法则,是否真正顺应了自然,从这个角度来说,《道德经》关于“德”的观念与《论语》关于“学”都有一个顺应自然的根本法则,而这个自然法则,就是“道”,就是与《易经》 “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核心理念相一致的,中国传统文化一气充塞、万物关联的特征在这里得到了体现。学习与道德一体同源,这也是教育与道德之间的关系,教育就是教人做人,就是道德事业。
(一)“学做道德人”在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颁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基本包括: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对于大众传承与学校教育都有了具有时代意义的良好定位,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理应成为学校教育新一轮文化归属的核心。
关于“核心思想理念”。是指“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培育和形成的基本思想理念,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借鉴。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
关于“中华传统美德”。是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
关于“中华人文精神”。是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多样、珍贵的精神财富,如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是中国人民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情感样式的集中表达,滋养了独特丰富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人文学术,至今仍然具有深刻影响。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
无疑,这是一个综合的概括,其中既有对中国人的思想方式、行为准则的判断,体现在“核心思想”里;又有对于中国人的人格特征、道德标准的梳理,体现在“传统美德”里;还有对更为普世的文化习俗、文明薪火的总结,体现在“人文精神”里。用“中”还是“华”来看待这个“意见”?显然,这又会犯一个非此即彼的二分法的错误,这里面包含的既有“中”的大道,又包含着“华”的内容,是一个生生不息的文化传承与发展。
这些都是有形的、可描述的,又是无形的,不可标准化的。这与《道德经》“上德不德”的最高判断需要合一思考。
为什么我们需要以如此正式和宏大的形式来倡导,乃至依法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呢?《道德经》中同样给出了让我们深思的判断,那就是“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简单来说,道是本,人类的历史上,有道的时候,是根本不太需要“德、仁、义、礼”的。曾仕强老师告诉我们:失了道,大家就讲德了。失了德,大。家对良心不相信,那只好讲仁,仁就是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立场,好好想一想。可是这种人也越来越少,那只好讲义。义就是你做任何事情都要合理,不合理就不行。如果义也达不到,那只好讲礼。越演变,社会越乱,就表示人对人的忠诚已经没有了,人的信用已经越来越薄弱了。整个社会就是因为我们重视礼而开始混乱,这不是礼的罪过,而是人的罪过。我们不应该以有礼貌为满足,而应该要提高层次到义,然后再提高层次到仁,一步一步向道提升,这才是老子真正的用意。
“道,既不可道,似乎又不可名”,那么,学校教育该如何寻求这个“道”呢?曾仕强老师曾经说过,读不懂《易经》,你就读不懂《论语》,也就很难读得懂《道德经》,易经是“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智慧,道德经是“有无”的智慧,在道德教育里面,我们还是关注这一句话的“有”与“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这个“有无”说得很干脆,也很让人震撼,它能够深刻纠正当前许许多多似是而非的道德判断。
比如:礼重要吗?辜鸿铭早就说过:在中国人身上有种无法形容的东西,不管他们多么缺乏清洁的习惯和文雅的举止,不管他们的心灵和性格上有多少缺点,他们依然比其他任何民族更能赢得外国人的喜爱。而辜鸿铭给出的中国人之所以比其他任何民族更了不起的在于“温顺”,这是“道”的化身。他对中国人、美国人、德国人等的比较中阐述了中国人的特质:“美国人博大、纯朴,但不深沉;英国人深沉、纯朴,却不博大;德国人博大、深沉,而不纯朴;法国人没有德国人天然的深沉,不如美国人心胸博大和英国人心地纯朴,却拥有这三个民族所缺乏的灵敏;只有中国人全面具备了这四种优秀的精神特质。”哪四种?可以再重新梳理一下:博大、纯朴、深沉、灵敏。这不都来自《道德经》的述及吗?博大如“道”,纯朴如“赤子”,深沉以“天长地久”,灵敏如“神”。
因为中国人守“一”,所以“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
上徳还是下德,不在于结果,不在于过程,而在于是否守一、抱一、得一,在于是否“从一开始”,当然,这个“一”是代表道的,不等于“道”。
那么,学校教育可否从“学做人”这个“一”开始理出一个清楚的脉络来呢?罗浮山国学院附属学校以曾仕强老师给出的“先学做人”为核心理念,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的是“继旧开新”的中华民族核心理念,引领的是学生走上“厚德健行”的中华传统美德道路,寄发的是中华民族“明德天下”的人文传统上来,以此来建构一所“中国式学校”,恢复人对道与德的彰显,建立“上德不德”的教育。
“上德不德”的教育至少要完成5个使命,一是文化上的“继旧开新”,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校表达,将几千年以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学校的教育系统和语言环境,实现学校教育的根基模式;二是“中·华”系统的建立,真正体现学校教育的中国式特质和传统,让中国学校的文化结构以易经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是生长的结构而不是控制的结构,是升华的力量而不是沉沦的观念;三是先学做人的教育目标,为学生的素愿找寻一个正确的起点和方向,而这个起点和方向是从“做什么样的人”的开始的,学做人的学校和教育是我们理解教育价值的根本;四是“修己安人”的教育发展之道与教师实践之道,真正体现出老师的教育价值和独特的教育实践,以教师的先学做人引领学生的先学做人,引领社会的先学做人;五是“明德天下”的德育策略,在中国学者的抱负中,明德天下是一个上位的追求,学校教育立足于“取法乎上”,理应从这个最高追求出发,找寻德育美的境界与层次。
对中国学生来说,他们要从“先学做人”的目标出发,一路构建自己的德行体系;进而回归中国道德传统,以“家”为基本观念,学做“家庭人”;以国为道德归属,学做“中国人”;再以“自然”为基本法则,学做“天下人”;最终构建终身学习的人生原则,终生学习就是终生“学做人”。
而在罗浮山国学院附属学校的目标体系中,则明确了“公德”与“私德”阴阳转换、一体共生的发展目标。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罗浮国附微信公众号
您就可以了解学校的一切